标本兼治遏制“利令智昏”

2018年04月14日 07:42 来源:华夏快讯网
    “走上领导岗位后,为了满足虚荣心,我穿戴必讲名牌,有时候为了让别人知道我穿的是名牌衣服,甚至连商标都舍不得取。我能数出来的名牌商标比我知道的党纪条规还多。”在忏悔书中,任杰灵这样形容他对奢侈生活的追求。(4月11日,人民网)
    “利令智昏”,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意思是因贪利而失去理智,不辨一切。
不难看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任某某就是一个利令智昏的原领导干部。从2011至2014年,他利用担任自治区劳教局、教育矫治局“一把手”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方面谋取利益,索取、收受25名管理和服务对象现金千余万元,而且近半数是在党的十八大后顶风违纪收受的,用利令智昏去形容他一点都不为过。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就是利令智昏的唯一后果,因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和涉嫌受贿犯罪,去年8月,任某某被开除党籍,次月被开除公职,并因涉嫌违法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意味着将难逃“阶下囚”的命运。
    显然,从各级纪检监察系统的通报来看,任某某只是众多因利令智昏而“落马”的其中一名领导干部。他们因自己的贪欲,严重地违反党纪党规规定,损害了领导干部形象,破坏了法律严肃性和政策的公信力,对党和国家造成一定损失,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从任某某落马的原因分析,一方面是内因起了主导作用,作为领导干部,他淡忘了初心、忘却了使命,党性意识淡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是典型的“两面人”作派;另一方面,是外因促成,任杰灵违纪违法主要是滥用权力获利,也就是说,任杰灵手中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监督,导致了他能利用权力寻租,使用公权获取巨额私利。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其实,任某某并非一开始参加工作就是贪官污吏,他参加工作时克勤克俭,与他“落马”时判若两人,党性变异发生在他担任领导干部岗位上,他把“一把手”的权力淋漓尽致地用在对不义之财的追求上。充分暴露了权力不被监督、掌权人难以善始善终的事实,同时也证明,在缺少自律和他律的情况下,利令智昏在绝大多数自觉性不够的党员干部身上都有可能发生。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必须保持整个队伍先进性,才能保证政党的先进性。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标本兼治,坚持自律与他律两手抓,确保权力受监督、干部受教育、干部不变质。一方面要强化治本,必须坚持制度、教育并重,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擦亮党员干部底色,并完善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另一方面,要加大干部监督力度、制度执行力度,对有错误苗头的要及时纠偏、“治病救人”,对严重违纪违法的要依法纪处理、“刮骨去毒”,将干部队伍里面的蛀虫清理出去。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制度有漏洞就可能被人钻,干部不教育就可能出现思想腐化,权力不看紧就可能被寻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经常抓思想建设促党性固化,经常剔蛀虫防变质,经常“敲警钟”杀鸡吓猴,久久为功方能建成一支人民满意的党员干部队伍。(作者:刘雯)



编辑:华夏快讯网

主办单位:华夏快讯网 信箱: jingjinews@163.com
本站资源除注明来源"华夏快讯网"外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发布,数据仅供参考,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或纠正,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豫ICP备170340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