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画家陈洪书法作品之毛泽东诗词十首赏析

2018年12月22日 15:00 来源:中国民生经济网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他也是当代杰出的书法家、诗人。他的诗词与历史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字里行间洋溢着的中国精神,扣人心弦、催人奋进。
          几十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永远不变,在当今时代依然彰显着光辉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常读常新、常悟常新的传世经典。怀着深深的敬意,我以书法形式重温毛泽东诗词,领略伟人非凡的气度、博大的胸襟魄力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著名军旅书画家陈洪于近日手书毛泽东诗词十首,以示纪念——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1925年晚秋,32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既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气度恢宏。“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重阳节的战地风光,鲜明爽朗;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豪迈乐观。使人读过以后,感到毫无肃飒之气,只会受到无限鼓舞。毛泽东赞美秋天,既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也表达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夺取娄山关,占领遵义城以后,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本属无奈之举的长征,却为中华民族提供了绝处逢生的机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面对失利和困难,毛泽东展现出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纵有雄关险隘、惊涛骇浪阻挡在前,红军以大无畏的革命正气与天斗、与地斗、与敌斗,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向着既定的长征目标英勇奋进。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多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长征成了中华大地上一座永远的丰碑。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毛泽东一生既乐山又乐水,具有强烈而深沉的山水情怀。他又总是超乎于山水之外,借山水来呈现他丰富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想,来寄托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深情眷恋,来抒发自己跋山涉水的壮怀雅趣,来表达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崇高理想,来展现不惧艰险攻坚克难的雄心壮志和战斗豪情。
       《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达到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这首词,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并由祖国河山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英雄人物。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展示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流露了对光明前途的无比信心。那一刻思接千载,那一刻傲视古今,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豪情万丈!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23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挥笔写成此篇。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
这一首诗是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万古不磨的丰碑。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1954年,毛泽东在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写下《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深邃的历史感和丰富的美学容量。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写于1957年5月11日的一首词。该词不仅是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激励广大人民捍卫革命成果。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961年,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卜算子·咏梅》。诗人笔下的梅花不畏严寒,俊美而坚韧不拔:在风雪连天、冰冷万丈的环境中,她花枝俏丽,十分精神,最先向人间报告春天的信息,对春天充满信心和希望。
          作者以梅言志,表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谦虚磊落,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鼓舞广大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迎接革命春天的到来!






诉衷肠(赠周恩来)

          毛泽东


 当年忠贞为国酬,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据说这是毛泽东去世前一年写给周总理的。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周总理也身患癌症。毛主席已经预感到,革命将发生曲折,他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夙愿将要“付与东流”。他问自己,也问周总理,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究竟“靠谁守”?这首词,字数虽然不多,但情感真挚,读来沧桑心碎,令人潸然泪下。
          这是一首让人伤感的诗词,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不辞辛苦不惜生命收复了我们破碎的万里山河,当五星红旗红遍全中国的时候,他们却已是满头白发倦怠不堪,对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富裕,他们只能是抱有愿望而已。他们对国家的爱,对人民的负责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上联:
         一心为民、两个务必、三大战役、四渡赤水、五卷雄文、六亲殉国、七御外敌、八字宪法、九评反修、十论关系,背负青天朝下看,人间正道是沧桑,泽东恩泽华夏。

         下联:
         工人当家、农民做主、兵士精忠、学子报国、商界清明、土地归公、水利兴邦、木盛业旺、火红年代、金光大道,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润之德润神州。
 
         毛泽东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他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他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追寻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画卷,他的诗词不仅生动记录了他一生的奋斗足迹,也形象地寄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救亡图存和励精图治的价值取向与使命担当,深刻展示了中国梦的理想境界、精神特质和人间正道。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要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新的伟业,毛泽东诗词字里行间洋溢着浩然之气,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既有惊心动魄的震撼力,又有扣人心弦的穿透力;既有催人奋进的感召力,又有朴实无华的亲和力。
          “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毛泽东一生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勤俭朴素、清正廉洁,堪为楷模,堪称典范。正因为如此,学习毛泽东诗词,充分领略毛泽东博大的胸襟魄力,崇高的精神境界,非凡的伟人气度和灿烂的人性光辉,使我们的人格意志变得更深邃、更坚毅、更广博,从中获得人生的大境界、大智慧、大方向。 






        陈洪:巴渝人,1980年投笔从戎,先后在西南战区部队及机关任职,正团职上校军衔,先后毕业于昆明陆军学院、武汉军事经济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等学校,法学研究生毕业。历任成都军区联勤部司办副主任、78491部队政委、成都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志愿服务部委员,成都市锦江区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秘书长。

      出版有《陈洪书画集》、《陈洪书法 ? 管窥国学》、《陈洪书法 ? 禅学篇》、《陈洪书法 ? 人生感悟篇》、《陈洪书法 ? 陈洪读论语》等专著。
编辑:华夏快讯网

主办单位:华夏快讯网 信箱: jingjinews@163.com
本站资源除注明来源"华夏快讯网"外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发布,数据仅供参考,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或纠正,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豫ICP备170340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