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智‘汇’非遗,创‘艺’融新”团队于东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09月10日 15:53 来源:华夏快讯网

记者 娄春鹏 通讯员 裘喆 于瀚斌 杨娴玥今年7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智‘汇’非遗,创‘艺’融新”志愿服务团队以东营市利津县为切入点,探索黄河入海口非遗文化,开展以“非遗文化传承创新,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利津匠心·望参织艺:手工诠释璞琢之美

近年来,东营市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进行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努力,不仅深入挖掘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建立起完善的非遗名录体系,并打造非遗传承创新平台。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利津县望参古窑十八梭,这里的老粗布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需要经过轧花、弹花、纺线等72道工序,以纯手工制作为特点,成品精致平整,无针眼,拥有色线交织形成的丰富几何图形。“十八梭”即平布、凉席、斜纹等十八种技法,以十八种技法、七种主色为纲演变出成百上千种图案,织出风格各异的布匹,既有粗犷豪放,也有质朴典雅。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纺线与织布两道工序,看似简单的操作最考验工人的精力与专注力,每一块布料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图为非遗传承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十八梭工艺。陈冠宇供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利津望参古窑十八梭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据了解,当地采用“非遗工坊+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了非遗项目的产业化,破解非遗项目难以转化生产力的问题,已带动妇女26人入社,每年为入社成员通过非遗项目增收2万元。古窑十八梭的织布工艺得到挖掘与发展,不仅成功保留了这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村民收入。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古窑十八梭技艺制作现场。谭如祺供图

在社会实践团队的采访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利红分享了她的故事:“她是七零后,从小见过长辈们织过,但是自己却不会织,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才重新拾起这门技艺。从前村里的妇女都在家里做家务,直到合作社建立起来,大家没事了都能来织布,反正都在家门口,既方便也能补贴家用。” 刘利红的事迹充分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成立合作社,一方面使得传统技艺得以有效传承,另一方面也为村民们创造了增收的机遇。这恰恰是社会实践的价值体现,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紧密融合,为社区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图为实践团在望参古窑十八梭农民合作社前的合影。刘新宇供图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实践团队还走访调研了拥有100多年传承历史的利津曲酱,感受到祖传技法的神奇和古法酿造的美味;亲手实践了高斗葫芦雕刻,体会到刀尖在葫芦上舞蹈所留下的艺术印迹;体验了千年前的草木染色,感悟到自然之美与现代美学的碰撞融合以及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深深植根于其特定的地理及文化背景中,成为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除了对非遗项目的调研体验,团队还通过参观调研利津县博物馆、黄河文化馆、东营市美术馆等地,让队员对当地的文化特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开阔了视野,体会到了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非遗文化的现代表达。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调研其他非遗的照片。刘帅 供图

成员们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不仅要传递东营声音,更要为推动中华优秀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贡献力量。作为时代新青年将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繁荣文化生态,力求在个人的努力中体现出社会责任,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编辑:华夏快讯网

主办单位:华夏快讯网 信箱: jingjinews@163.com
本站资源除注明来源"华夏快讯网"外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发布,数据仅供参考,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或纠正,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豫ICP备17034018号-1